首页» 师资队伍» 教师简介» 体育经济与产业教研室

体育经济与产业教研室

发布日期:2021-11-16

2a353945a731417b9bb6ce785ee96230.jpg  

王庆伟

1990年--1994年在河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学习,获得体育教育学学士学位,1994年-- 1997年在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学习,获得体育教育学硕士学位,2000年--2004年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学习,获得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方向博士学位。2002年9月--12月参加了首届“北京—悉尼高级体育管理人才”培训班,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学习2个月。学习主要课程有:奥运会的组织与管理、市场营销、 场馆经营与管理、项目管理、赛事风险管理等。

1997年7月-2004年9月在首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任教,2004年10月-2005年9月于首都体育学院“迎评办公室”任秘书,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先后任北京奥组委体育部竞赛技术处负责人和技术官员服务处负责人,2008年11月-2010年10月于首都体育学院技术学科部体育赛事管理教研室任教,2010年11月-2011年11月,系中组部第11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赴河南省南阳市体育局挂职,任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南阳市筹委会主任助理、竞赛部副部长。2011年12月,任首都体育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曾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全运会、全国体育大会、全国农民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赛事实践经验,具有扎实的体育赛事理论基础。

参加工作至今,在学术刊物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45篇;1998年至今,共计主持课题6项,其中,省部级课题5项,院管重点课题1项,本人参与了12项课题研究,其中,2项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均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个人专著《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1本,参编教材4本;参编学术著作1本;参编科普著作4本。

目前,在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产业与经济学教研室任教,教授《体育赛事管理》课程,研究方向是体育管理与体育产业,侧重于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技术、奥运会的组织管理理论与实践以及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e9204220381f4c66a3f7c568f9242fb7.jpg  

王子朴

王子朴,男,2000年毕业于俄罗斯国立体育运动青年与旅游大学(前苏联中央体育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首都体育学院科技处处长,管理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2019年政府津贴获得者,受聘上海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等博士生导师。荣获北京市长城学者、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等称号。近年来发篇核心期刊论文近百篇、其中被“学习强国”“人大报刊复印”收录多篇。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研究成果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人文社科类)二等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技二等奖、三等奖等学术荣誉。受聘国内外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特聘研究员等。主要社会兼职:教育部高校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委员及体育期刊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期刊工作委员副主任委员、学校体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常务理事等。


5df9f54a5b3041258dfacf14e8565bc6.png  

邢晓燕 

邢晓燕教授常年从事体育赛事管理营销、体育消费者行为、国际体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政府企业横向委托课题多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完成近十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8篇为SSCI/SCI期刊论文。近五年连续发表完成多篇马拉松赛事营销期刊论文,多部马拉松赛事和马拉松消费调查报告。担任Journal of Global Sport Management、Sport & Entertainment Review编委,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Sport in Society等SSCI期刊审稿人。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丁分校体育管理专业硕、博士;2007年至2012年期间任职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商学院助教授,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组委会、纽约2012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工作。



743d6d288d5e4cdf914b69f3ba2e31df.jpg  

杨铁黎 

杨铁黎,现任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与市场营销。北京市人才强教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

主要社会兼职包括: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体育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监事兼高校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城市体育联赛组委会副主席、世界休闲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

近年来,杨铁黎教授主持了国家社科项目《转型期我国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特征与对策研究》《中国体育职业化发展环境研究》等3项国家级课题和15项省部级课题;出版《职业篮球市场论》10余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体育产业概论》、《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概论》教材20余部。其中《体育产业概论》获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专著《职业篮球市场论》(第1作者)获得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论文《关于建立我国体育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第1作者)和《对我国体育经济类科研成果的回顾与展望(第1作者)》分别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十五”和“十一五”体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第1作者),《“五位一体”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第1作者)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教学优秀成果奖2等奖。杨铁黎教授还受邀主持起草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北京市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京津冀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规划》、《中国青少年篮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5》、《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北京市丰台区冰雪运动发展规划》、《昆明市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庆市万盛区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山市国际棒球小镇建设规划》、《山东潍坊国际运动休闲小镇建设规划》等多项政府规划。


微信图片_20220920164321.jpg

陈亮 

陈亮,男,1961年1月生。经济学士、东京学艺大学经济地理学硕士、东京农工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日本东京大学与东京工业大学研究员,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所所长,教授。

现已出版编著2部,译著2部,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和学术会议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教委、教育部春晖计划等课题20余项。

社会兼职和社会工作:(1)中国科协海智委员会海外专家。(2)教育部春晖计划日本专家团主要负责人之一。(3)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外经济顾问。(4)湖北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体育经济与产业学科基本理论与实践、体育竞赛经营管理、体育旅游、体育史与体育社会学问题。


d824b73321b04d748216d10e86effcad.jpg   

      尚华星 

北京人,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创新管理、管理哲学。












704e7f1d1c9f4353b5b916a298c072db.jpg


骆秉全 

骆秉全,首都体育学院副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长年从事学校体育,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哲学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社科基金科研课题并获奖。出版专著如«体育经济学概论»、«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 »、«实用体育科研方法»、«体育市场营销学»、«社区体育的理论与实践»、«体育公共关系概论» «体育经营实务»等10多本,发表论文70余篇。参加国家“十一五”两项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的教材《体育经济学概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体育经济学概论》、《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公共关系概论》、《实用体育科研方法》、《体育消费者行为学》等著作作为高校体育类专业用教材受到了大家的好评。研究成果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9年教育部人社社科成果二等奖。199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5年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2008年获得北京市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同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拔尖创新人才。2010年获得北京市“1995-2010群体珍藏记忆最具魅力社会体育指导员奖”,2012年被评为全国千名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同年被评为北京市长城学者。目前兼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学科组副组长,全国高校篮球联盟常务副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播学会体育传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新闻与传播分会常委,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秘书长,北京市校园足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北京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研究基地主任。


1582e34b1fa04a3db6ce57c576ac814b.jpg  

韩勇 

韩勇教授是中国体育法学的高水平学者。她在北京体育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律研究所完成博士后。她是北京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法律和规则研究所所长。

自2012年起作为中国反兴奋剂机构听证委员会的成员。亚洲体育法协会的理事会成员。2013-2020年期间担任中国体育法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法学会体育法学与奥林匹克法律事务研究会副秘书长,积极参与中国体育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修改。

出版了体育法案例集《体育与法律——体育纠纷案例评析》(2006),《体育与法律——体育纠纷案例评析(二)》(2017),《体育法的理论与实践》(2009),《学校体育伤害法律责任与风险预防》(2012)。2006年出版的《体育与法律——体育纠纷案例评析》是国内第一本体育法案例集。《体育法的理论与实践》目前在国内最全面反映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现状,在体例上进行了创新,被国内同行评价为“一个时代的开始”。


00d1d8d751fe4a0cbab37b8be58efe04.jpg  

霍建新 

首都体育学院 教授,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第十、十一届),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国体育场馆协会 监事长,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首都体育学院执行主任,中国足球协会场地器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体育赛事与安全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和专业身份。

主要经历:自1988年以来,一直从事体育场馆运营实践与理论研究;曾任北京大学生体育馆馆长,以赛事运营为核心、体育场馆为平台:先后参与、组织了1990年第十一亚运会篮球比赛;2001年第二十一届世界大运会篮球比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六个项目的训练保障项目;2006年策划、组织了世界斯诺克北京公开赛(时为北京三大品牌赛事之一)、以及中英羽毛球公开赛等五十余场大型国际、国内体育比赛。

学术研究:主持国家发改委项目“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和效益研究”、“北京奥运会赛后利用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起草“体育总局等八部委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等体育总局有关体育产业公文,主持、参与审定“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管理通用要求”“LED体育照明应用技术要求”等国家体育行业标准以及主持、参与制定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标准(GB)和地方标准(DB)多项。

社会服务:应邀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机关,主持或参与体育产业、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等项目的研究,同时应邀主持或参与国内大型体育中心规划、建设、赛后运营方案等项目专家论证及评审等。

研发项目:近年来,立足全国体育场馆现状,以体育场馆全生命周期为研发内容,在体育场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利用高环保,高智能,高效益,低成本,低能耗,低环境负荷可持续发展手段,建设以满足竞技体育、全民健身需求的高品质体育建筑—-“绿色体育场馆”,以期引领我国体育场馆行业向着可持续良性发展!

社会奖项:获得由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和体育总会共同组织的“全国体育场馆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课题“关于建立我国体育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获得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三等奖,负责运营的体育场馆获得“全国优秀体育场馆运营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