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管中窥变,变中求进

管中窥变,变中求进

发布日期:2019-10-29 作者: 管理与传播学院

管中窥变,变中求进

党委宣传部时代、新征程、新奋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者、实践者、奋斗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古人因科技不发达,以脚底板丈量出的道理,虽朴素却隽永。这就是行走的力量,只有走起来,走着走着才会有感悟、能升华;只有走起来,走着走着才会发现目标不是出发前想的那样遥远。古人将行走,走出了思想,留给了我们。这是大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脚踏实地的道理,是求真务实的道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参与者、推动者、建设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奔腾不息的河川也给古人带去了思想,同样留给了我们。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时间总是不够用,那就不要太多感叹,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们的学校在发生着变化。为进一步全面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管理、社会服务一线师生的干事创业事迹,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策划开展“创建一流高水平体育大学•奋斗中的首都体育学院”系列报道活动。现围绕二级学院,推出系列报道



管理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12年,开设有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本科生491人。至2017年,在新闻学和体育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下新增了冰雪运动方向,并开始招生。学院前身是“管理系”,2004年9月更名为“管理与新闻系”,并增设新闻学专业。2013年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并于当年9月份招收第一届学生。2014年成为新闻学硕士点。

2002年以来,管理与传播学院的专业数量随着社会变迁进行着不断的丰富。专业的变化虽是社会“大变”背景之下的“小变”,但管传学院的一次次小变革,正折射出了管传人的“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一、年轻的管传学院,朝气蓬勃,颇具国际视野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3人,13人有海外学习、教学或培训的经历。其中教师33人,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8人,占24.2%;具有副高职称的15人,占45.5%;具有中级职称的10人,占30.3%。从学位结构来看,博士18人,占54.5%;硕士33人,占100%。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5人,占15.2%;36-45岁的17人,占51.5%;46-55岁的9人,占27.3%;56岁及以上的2人,占6.0%。整体来看,学院专任教师结构呈现学历高、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多和年轻化等特点。

学院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二级学科下设有体育经济与产业(含体育法学)、体育管理 、体育新闻与传播、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四个学科方向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在校硕士研究生70人。

学院党委现有党员 48名,其中教职工党员 31名、学生党员 17 名,设8个党支部,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均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且均兼任教研室副主任,参与教研室的管理工作。

学院下设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和体育经济与产业、管理学、体育新闻、广播电视、外语五个教研室,拥有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分支机构——学校体育场馆研究中心和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中心、体育法学与规则研究所、体育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体育传播与舆情研究所四个校级学术研究平台,有实景演播厅等5个实验(实训)室以及14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学院已形成了体育产业、体育法学、体育政策等特色研究方向。2015年4月,中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体育赛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院体育产业领域的王庆伟教授,立足科研,以体育赛事引领京津冀三地共享优质社会资源。他们组织策划的“雄安新区首届京津冀体育文化跨年嘉年华”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的转载报道以及新华社、人民网等二十余家媒体的广泛宣传与报道。王教授负责的京津冀体育赛事协同发展研究颇具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汇聚京津冀三地体育赛事资源,促进其协同发展,使得京津冀三地共享优质体育赛事,尤其是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充分利用2022年冬奥会促进京津冀三地冰雪赛事的协同发展,不断强化京津冀区域体育赛事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满足京津冀地区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观看精彩体育赛事的需求,进而促进三地间体育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三地社会大众的归属感、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王庆伟教授团队还组织策划了原创IP(知识产权)的两届“京津冀青少年网球比赛”和两届“京津冀高校健美操、啦啦操锦标赛”,在组织策划上述赛事活动中,组织研究生和本科生100余人参与其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二、学生为本,教学为先

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分别是,新闻学专业以体育赛事传播为特色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体育赛事和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为特色方向,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以体育(赛事)产业为特色方向。有了方向就需要有落地的措施。2019年学院全面实施“小班教学”综合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小班教学”综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历尝试、摸索到正式启动,2016年有4门课程进行小班教学、 2017年有21门课程、2018年和2019年均有25门课程参与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明显成效。2016级新闻学、公共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大学英语》A班56人参加2017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50人在425分以上,一次考试通过率达到89.3%。

三、管传人坚定信念,一路耕耘,收获颇丰

目前,管传学院有三人入选“长城学者”,一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赴美国、英国等国家完成访问学者项目。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体育总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完成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门课程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高校体育专业教材与在线学习平台建设项目”牵头建设单位和负责人。近年来申报、完成3项国家级和20多项省部级课题及多项政府部门委托的工作项目,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0多篇。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体育法学属法律科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2000年,学院结合授课教师韩勇教授良好的跨学科背景开设了体育法这门课程。韩勇教授执念于心,20年撰一书,反复打磨《体育法学》的教与学。2018年,由学院的韩勇教授负责的《体育法学》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和高教社“高校体育专业教材与在线学习平台建设项目”立项。该项目是她过去近20年在体育法教学研究领域长期不懈耕耘的结果。项目的教材初稿完成后被审稿专家评价为“与体育发展实际结合非常紧密,体育法问题梳理把握较为全面,全球化国际化的视野相当开阔,历史与现实情况把握比较周全,史料素材案例的积累非常丰富,对相关学说观点进行广泛列举”。项目在对国内外体育法学学科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搭建了创新性的体育法学课程内容体系,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经过反复教学实践检验后终于出版了体育法系列教学用书,在全国体育法教学中广泛使用。

四、管传学子,骁勇博识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短期实习、志愿者服务、学科竞赛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取得较好成效。

近三年管传学生参加北京市和全国学科竞赛取得较好成绩,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62项。如2015级本科生刘博识和田雨桐合作开发的“客运车辆客流量监控管理系统”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8年,学院学生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的国际大体联创意项目设计大赛,获得大学生志愿者主题设计一等奖;参加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学院学生的“残疾人的福音”项目在265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创意设计一等奖;获得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1项;参加互联网+北京赛区比赛,学院学生获得二等奖等。学生参与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受到主办方和媒体高度好评,成为首体院名片。学院28名学生、历时2个月全程参与了央视网、搜狐体育、苏宁体育2018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新闻报道工作。

14名学生通过北京市双培计划先后被选派到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学习;7名学生通过北京市外培计划选派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近三年来学院共选派60多名学生赴韩国龙仁大学、丹麦葛来体院等大学交换学习。学院邀请国外知名大学专家为学生授课。如连续三年邀请美国、加拿大两位教授为体育经济与管理和新闻学专业冰雪运动方向本科生完整讲授《冰雪运动产业发展与管理》、《冰雪赛事市场开发》等课程。

通过上述措施,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满意度较高。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左右;考研、出国率稳定在25%左右;英语四级通过率约为89%,英语六级通过率约为27%。

2019年夏,首都体育学院冰球队成立,队员和教练员均来自管传学院,这开启了首都体育学院冬季项目学生代表队的篇章。他们在“青春无客场”的信念之下坚持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精神饱满地迎接“北京市大学生冰球联赛”,以管传人的飞扬激情将助力北京冬奥,以彰显首体院学子风采。10月下旬,CCTV5采访报道了冰球队情况。

冰球队是年轻的,管传学院是年轻的,年轻就是勇气,年轻就是力量,年轻就欣欣向荣。

【来稿:管理与传播学院(图/文) 审核:李林、何玲】